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题(考生回忆版)
分类:教师资格/初中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的一套编钟,所属朝代是( )。
A、商朝B、战国C、汉代D、唐朝2
缺
A、缺B、缺C、缺D、缺3
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的作曲家是( )。
A、王酩B、郑秋枫C、谷建芬D、施光南4
作曲家彭修文根据现代戏《杜鹃山》同名改编的乐曲《乱云飞》是一首( )。
A、二胡独奏曲B、民族管弦乐C、钢琴协奏曲D、京胡协奏曲5
下列曲谱出自《依马呀吉松》的片段,其风格属于哪个民族?( )
A、侗族B、苗族C、维吾尔族D、藏族6
《行街》《中花六板》是适合下列图片中哪种演奏方式的代表曲目( )?
A、B、
C、
D、
7
京剧《铡美案》中扮演秦香莲角色属于( )行。
A、生B、旦C、净D、丑8
下列舞剧与其剧情故事发生地对应正确的是( )。
A、《洪湖赤卫队》——江西B、《红色娘子军》——四川C、《丝路花雨》——西藏D、《小刀会》——上海9
下面旋律片段出自亨德尔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演奏的作品,其命名是( )。
A、《皇家焰火音乐》B、《水上音乐》C、《勃兰登堡协奏曲》D、《G弦上的咏叹调》10
缺
A、缺B、缺C、缺D、缺11
缺
A、缺B、缺C、缺D、缺12
下面谱例出自于哪首作品?( )
A、《培尔·金特》——《在山魔的宫中》B、《行星组曲》——《木星》C、《图画展览会》——《鸡脚上的小屋》D、《天鹅湖》——《那不勒斯舞曲》13
下列图例所展示的音乐类型是( )。
A、乡村音乐B、饶舌音乐C、摇滚乐D、爵士乐14
最能体现下列谱例的演奏乐器是( )。
A、西塔尔B、风笛C、尺八D、安塔拉箫15
下列谱例的旋律出自《阿拉伯舞曲》,它出自柴可夫斯基的哪部作品?( )
A、《胡桃夹子》B、《黑桃皇后》C、《天鹅湖》D、《睡美人》16
下列谱例体现了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其体裁是( )。
A、吟唱调B、游吟歌C、信天游D、劳动号子17
缺
A、缺B、缺C、缺D、缺18
下列谱例使用的作曲技术是( )。
A、局部模仿B、倒影模仿C、模进D、紧缩模仿19
下列谱例中适合第四小节的和弦编配是( )。
A、Ⅰ级和弦B、Ⅲ级和弦C、Ⅳ级和弦D、Ⅴ级和弦20
下列谱例的旋律片段与哪种节拍的指挥图式一样?( )
A、拍B、
拍C、
拍D、
拍21
唐玄宗时期,宫廷乐人演奏演出《霓裳羽衣曲》,负责组织节目的人应该找哪个机构的乐工排演?( )
A、教坊B、太常寺C、礼部D、梨园22
老师即兴演奏二拍子的器乐曲,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向上扔手中的卡片,两拍内分别扔一次和接一次,上述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体现的是( )。
A、时间——空间——能量B、认知——符号——记忆C、缺失——动作——声势D、欣赏——缺失——缺失23
缺
A、缺B、缺C、缺D、缺24
行为的“正强化”指的是通过呈现个体期待的愉快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下列学习行为属于“正强化”的是( )。
A、音乐老师警告学生,如果能够安静下来才可以回到座位上课B、因为孩子不认真练琴,家长延长了练琴时间C、为了鼓励学生,老师奖励金色星星,学生练习积极性随之提高D、因为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家长取消了周末看演唱会计划25
欣赏作品《双咬鹅》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老师给予评价,这种教学过程主要强调的是( )。
A、读谱能力B、审美能力C、描述能力D、表现能力26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依次播放两个音乐主题,重复听两遍后让学生随琴哼唱,该教学内容强调的是( )。
A、记忆训练B、分析训练C、读谱训练D、创作训练27
欣赏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康康舞曲》后,教师播放《动物狂欢节》中的《乌龟》的选段,比较两首乐曲因速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情绪。该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B、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C、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D、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28
缺
A、缺B、缺C、缺D、缺29
缺
A、缺B、缺C、缺D、缺30
缺
A、缺B、缺C、缺D、缺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31
为下面的歌曲片段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参考1~3小节二声部的内容,用模仿的对位技术完成二声部写作。无需写歌词,曲谱略。
(谱例缺)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2
分析下面谱例,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
(1)画出曲式结构图示。(6分)
(2)说明曲式结构的名称。(6分)
(3)说明调式调性。(1分)
(4)说明第1、2小节的旋律发展手法。(2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5分33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踏雪寻梅》并为作品进行伴奏编创。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一)
案例:钟老师上课就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戏曲,大家来说说都了解中国戏曲的哪些内容呢?”学生们在下面纷纷喊道“没劲,我不喜欢听戏曲!”“京剧都是老头、老太太才听的古董,我才不要听呢!”听到这里,钟老师马上敲了几下桌子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大声说:“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喜欢它!戏曲部分是我们课本上的必修内容,大家必须好好学习,认真学!谁完不成本课的课后作业,谁就没有这学期的音乐成绩!”
34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课程理念,分析钟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二)
【课题名称】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摇篮曲》
【主要目标】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能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摇篮曲》同时更好地感受音乐、感恩母爱。(其它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1.完整播放歌曲《摇篮曲》。
师:同学们,刚才聆听的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轻柔…亲切…
2.完整播放《摇篮曲》。老师要求学生随着歌曲律动。
3.老师介绍歌曲的背景
4.教师播放母亲随着摇篮曲哄孩子入睡的图片与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看到母亲哄小孩子入睡……想到了小时候妈妈哄我入睡的情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小孩可爱的熟睡照片,感受到温馨。
5.完整聆听器乐合奏曲——勃拉姆斯《摇篮曲》。
35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点评(15分)。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