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

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nbsp&nbsp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地质历史时期的新生代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构造运动,在欧洲被称为阿尔卑斯运动,其在我国的称谓是(  )。

A、喜马拉雅运动B、燕山运动C、海西运动D、加里东运动2

缺。

A、缺B、缺C、缺D、缺3

缺。

A、缺B、缺C、缺D、缺4

缺。

A、缺B、缺C、缺D、缺5

缺。

A、缺B、缺C、缺D、缺6

缺。

A、缺B、缺C、缺D、缺(一)

图3为某区域时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甲地的气压高于丙地,读图完成7、8题。

图片[1]-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图3

7

图中丁地的风向是(  )。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8

图中四地最有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二)

图4为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1题。

图片[2]-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图4

9

a、b、c、d四个区域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

A、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C、热量丰富D、河网密布10

假设人们消费水平相当,下列自然区域中单位面积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是(  )。

A、bB、cC、dD、f11

下列生态环境改善措施中,最适合g区域的是(  )。

A、禁止放牧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退耕还湖D、建立自然保护区(三)

图5为我国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图片[3]-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图5

12

该类地貌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13

图中岩石通过热接触变质作用,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B、流纹岩C、板岩D、大理岩(四)

图6为大西洋每2°纬度带的年平均表层盐度、温度和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图片[4]-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图6

14

按盐度、温度、密度分布曲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L1、L2、L3B、L2、L1、L3C、L2、L3、L1D、L3、L1、L215

有关图中①②③④点在其各自曲线上的数值与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①数值高是因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②数值高是因纬度低,太阳辐射强C、③数值低是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④数值低是因没有大量淡水汇入(五)

图7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表1为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读表完成第16、17题。

图片[5]-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16

关于甲、乙、丙三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位于季风区B、甲位于干旱区、乙位于半干旱地区C、甲和丙位于外流区D、乙和丙位于常绿阔叶林带17

下列各地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7月气温最高是因距海遥远B、乙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是因海拔高C、丙地降水多是受地形影响D、三地降水差异是因纬度不同18

可以根据地物反射率的不同进行遥感分析的是(  )。

A、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B、植被的覆盖情况C、工业区的分布D、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19

缺。

A、缺B、缺C、缺D、缺(六)

图8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20、21题。

图片[6]-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20

缺。

A、缺B、缺C、缺D、缺21

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丰沛,湖泊众多B、降水适中,植被茂密C、地表破碎,土层深厚D、起伏和缓,土壤肥沃22

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是(  )。

A、乡村迁往城市——经济因素B、城市迁往乡村——社会文化因素C、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环境因素D、发达地区间迁移——政治因素(七)

图9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a为中心商务区,b为重工业区,c、d为住宅区,读图完成第23-25题。

图片[7]-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23

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B、西风C、东北风D、南风24

该城市重工业区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交通B、市场C、原材料D、劳动力25

若要在该城市开发高档住宅区,最合适的地点是(  )。

A、aB、cC、dD、e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26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基本内容。(10分)

27

问题:

(1)绘制冷锋天气示意图。(6分)

(2)简述教师用该图指导学生学习冷锋天气形成过程的教学步骤。(8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我国与中亚在能源资源上的合作日益加深。中哈石油管道的全线开通标志着我国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的突破。图10为中哈原油管道示意图。

图片[8]-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28

问题:

(1)据图分析哈萨克斯坦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2)简述我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选择管道运输方式的原因。(4分)

(3)分析说明中哈原油管道建设对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九)

下面是张老师在“人口迁移”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播放电视剧《走西口》视频片段:在苍凉的“走西口”音乐声中,山西北部贫瘠的土地上,男人们成群结队地背井离乡,三步一回头…

师:这个电视剧讲述的是山西人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定居的故事。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6~17页文字材料,并通过自主学习判断:

(1)电视剧中展现的人们“走西口”是不是属于人口迁移?

(2)下列3种人口移动现象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哪几个?说出判断理由。

①同学们高中毕业后去异地读书;

②叙利亚难民迁往东欧、西欧;

③家人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生:①②属于人口迁移,因为他们的居住地都发生了长期性的改变。

师:为什么③不属于入口迁移?

生:因为他们的居住地没有发生长期性改变。

师:谁能总结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生;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师:好,请坐请大家结合身边的实际,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现象。

29

问题:

(1)简述《走西口》视频在教学中的作用。(4分)

(2)归纳张老师进行“人口迁移”概念教学的主要步骤。(12分)

(十)

材料:

下面是陈老师在“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9页第3自然段,想一想: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构成相同吗?

生:(阅读教材)不同。

师:(情境描述)企业家投资办厂,会考虑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工厂区位选择的目的,假如你是来S市投资办厂的企业家,发现S市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常要的全部最优区位条件,其不同工业部门的成本构成如表2所示:

图片[9]-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①A、B、C、D、E工业部门成本构成中最高的生产成本分别是什么?

②结合教材第59页内容,判断A,B、C、D、E所示工业部门属于何种导向型工业?并说明理由。

③假设你要在S市建饮料厂、服装厂、水产品加工厂和芯片制造厂,依据表2由高到低排列它们的构成成本,在S市地图上为它们选择最佳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④对照S市工业分布图,评价各小组布局的厂址的合理性。

30

问题:

(1)简述情境教学在本课教学中的优势。(8分)

(2)结合材料,概括该教师问题链设计的主要特点。(6分)

(3)结合材料,分析该教师进行教材开发的优点。(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十一)

阅读关于“地球的运动”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的内容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球的公转”的部分内容。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处于近日点,7月初、处于远日点。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图片[10]-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题-大学生资源网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还在不停地自转着。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地球自转时,地轴的指向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就存在基本不变的赤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为66°34'。

31

问题: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数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1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