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考生回忆版)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023年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的举办地在( )。
A、北京B、南京C、上海D、重庆2
两步走,到(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2020年B、2035年C、2040年D、本世纪中叶3
关于该图标的意义,以下哪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圆形构型象征中国民族大团圆B、图标首尾相连的鱼代表二十八星宿C、中间代表最早的导航系统D、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代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4
神舟“十五”航天员名单确定,备战25年终圆飞天梦的航天员是( )。
A、费俊龙B、刘洋C、邓清明D、张陆5
C919国产大飞机是由( )航空公司试飞。
A、东方航空B、中国国际航空C、南方航空D、四川航空6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老师践行( )。
A、倾情浇灌绿色希望B、护好边疆花朵的辛勤园丁C、孜孜以求“行知路”D、千万孩子喜欢的“总班主任”7
下列古诗词涉及的节日分别是( )。
①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②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③传宴宾客端阳前,妙舞清歌进进凿
A、①中秋 ②清明 ③元旦B、①清明 ②上巳 ③七夕C、①中秋 ②上巳 ③端午D、①七夕 ②元旦 ③端午8
甘熙宅第一道屏门曾有一联:“武丁旧学,典午名家”中的“典午”指的是哪个朝代( )。
A、商朝B、晋朝C、南唐D、明朝9
张老师鼓励学生复习时用列序列性图表的方式进行单元归纳,是运用了(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复述策略10
高强度劳作、运动之后肌肉酸痛,适合吃( )食物。
A、酸性食物B、碱性食物C、中性食物D、以上都可以11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重叠部分不可能是( )。
A、正八边形B、七边形C、正方形D、等边三角形12
“四有好老师”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强调的是( )。
A、肩负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B、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C、站在知识和时代发展的前沿D、充满爱心、信任和责任13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B、不愤不启C、循序渐进D、藏息相辅14
朱校长听了张老师的课后表示,张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好,备课充分,注重学生的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这表明张老师处于( )。
A、教学前关注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15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将书法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下列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汉代造纸术的发明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汉字的形成和发展D、对书法美的追求16
根据分工,张老师负责授课老师的课堂提问,用于分析、诊断和改进课堂教学,这样的研究方式属于( )。
A、叙事研究B、文献研究C、教育随笔D、行动研究17
在课后研讨时,孙老师认为,课堂提问应着力于引导学生将有联系的并列知识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类属知识,该学习理论观点接近于( )。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抑制性迁移18
张老师发现,他课上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案不是固定单一的,而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最终答案,说明这个学生的思维是( )。
A、场依存型B、沉稳型C、冲动型D、发散型19
班会课上,张老师让班级同学共同制定班规,这一做法属于( )。
A、有效说服B、价值辨析C、群体约定D、角色扮演20
根据《中小学惩戒实施(试行)》,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违反扰乱课堂秩序并且公然伤害他人,教师可以对他进行( )。
A、令其进行公开道歉,进行口头或者书面检讨B、带其离开教室,进行教育C、令其参加额外的教学和公益性活动D、使其在教室后面罚站二、判断题。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21
特殊教育是指14周岁以上身心缺陷的人,即盲人、听障人(聋人)、弱智儿童教育以及问题儿童教育。( )
22
语言文字既传承文化和文明,又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象征。语言文字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历史的传承、文化的认同。( )
2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即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体现在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制度政策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削峰填谷,补齐短板。( )
24
缺。
25
缺。
三、简答题。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一)
2021年12月,《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指南》正式发布(以下简称《指南》),为我市小学及初中阶段文化类学科作业提供专业、精准的指导和建议。《指南》从依据课标要求、优化作业设计、精心批改反馈、落实过程管理四方面,分别对本学段、学科作业的形式、难度、内容、批改、反馈、辅导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并强化作业过程性管理的重要性,突出备课组、学科组的专业化管理、协作功能。
“自然笔记”“我说,你听”“测量物体的高”《指南》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助生自助;着力教研联动,项目引领,汇聚作业展评,教学标准研制,助师自助,共建共享,有力助推了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地。
26
问题:出台背景及归纳应用价值。
(二)
2023年2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劳动、学生成长的必修课》一文。
新学期伊始,劳动课迎来了第一个“春耕”。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稳步落实,劳动课已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独立课程之一。锄地栽苗、下厨烹饪、清洁卫生,许多学校将体验劳动作为“开学第一课”。
“牢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教育………劳动课的回归与弹性扩容,恰恰寄望于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学段目标、规范的课程设计,去铺设抵达寓教于劳、五育并举的理想之路。
27
问题:概括劳动教育的地位和劳动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