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第7场)(精选)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河南    来源:fenbi
一、判断。本大题为判断题,每题0.7分,共计9题。
1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其中最高层次的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
2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 )
3
学生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和信息反馈四个步骤。( )
4
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良好个性形成的唯一途径。( )
5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是决定个体发展的唯一因素。( )
6
洛克提出了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即“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 )
7
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
8
学校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9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指通过对人的知识、意识、职业、道德等的社会化而派生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 )
二、单选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0.7分,共计21题。
10
主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是( )。
A、思想教育B、世界观教育C、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11
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设计教学法C、个别教学制D、道尔顿制12
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著作中分化出来的著作是( )。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漫话》13
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考试规则是明太祖颁布的( )。
A、《科举史考》B、《科举集成》C、《大考试法》D、《考试法则》14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提升落实( )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A、立德树人B、思想政治工作C、教书有人D、教育均衡发展15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是( )。
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研究法D、讨论法16
德育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终,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 )。
A、指导作用B、导向、保证作用C、监督作用D、开发智力作用17
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提出上述观点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夸美纽斯C、卢梭D、洛克18
德育方法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19
我国古代以“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为教学纲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科目的教育家是( )。
A、孟子B、韩愈C、孔子D、荀子20
教学方法之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的方法是( )。
A、讲授法B、讨论法C、练习法D、谈话法21
我国古代主张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的教育思想的是( )。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2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品德的发展,学生反应为“常常推卸责任,易激怒,不愿合作,会背后伤人;教师离开课堂,学习就松懈”,这反映出教师的领导类型为( )。
A、强硬专断型B、民主型C、仁慈专断型D、放任自流型23
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是( )。
A、课程标准B、教学目标C、教学设计D、课程计划24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是( )。
A、调查法B、检查书面作业C、书面测验D、口头提问25
张老师在赵亮的课堂作业本上写道:“你将本节课第一部分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这样的评语属于( )。
A、建议性评语B、鼓励性评语C、激励性评语D、期盼性评语26
认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该观点属于教育的( )的认知。
A、生物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27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作业的活动属于( )。
A、小组活动B、科技活动C、社会活动D、学科活动28
小蠡上学期末英语成绩为65分,本学期末英语成绩为78分,英语老师给小蠡的评价后果是“进步”。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定量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29
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能力的课程属于( )。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地方本位课程D、拓展型课程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坚持把( )作为鲜明主题。
A、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B、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多选题。本大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5题。
31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 )。
A、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B、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C、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D、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32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中内容,下列属于家庭教育特点的是( )。
A、社会性B、实践性C、自由性D、灵活性33
列属于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是( )。
A、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B、明确的共同目标C、—定的组织结构D、—定的共同生活准则34
下列属于教育家杜威的主张的是( )。
A、主张在问题中学习B、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C、主张教育即生活D、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3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 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有德,坚持( )。
A、言传与身教相统一B、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C、教书与育人相统一D、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四、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0.9分,共计18题。
36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顺序性37
学记中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表明其( )。
A、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反对死记硬背B、掲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政治的关系C、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D、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38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知能力,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39
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B、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C、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的用于实际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40
音乐课期末的作业是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演唱本学期所学歌曲,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效果。这一作业所蕴含的美育原则是( )。
A、差异性原则B、创造性原则C、形象性原则D、活动性原则41
下列能够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是( )。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不陵节而施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2
小学教育目的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这表明小学教育目的具有( )。
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调节作用D、激励作用43
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 )。
A、世俗化B、全民化C、终身化D、民主化4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
A、复习导入B、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45
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主要是由于课外活动能够( )。
A、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技能B、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C、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D、与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等特征相适应46
下列关于班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良好的班风是自然而然形成的B、良好的班风能使学生自觉养成某些优良行为C、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影响是短暂性的D、活跃轻松的班风会阻碍学风建设47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家庭因素B、环境因素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伙伴群体48
下列属于课程计划基本内容的是( )。
A、学年编排和学周安排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教学科目的设置49
下列属于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的主要成就的是( )。
A、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B、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C、确立了和谐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D、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了普及教育的目的和作用50
某教师在进行《景阳岗》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灵机一动,建议学生上台表演武松打虎的情形,学生很有兴致,这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创造性B、长期性C、复杂性D、重复性51
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 )。
A、促进发展功能B、社会化功能C、诊断功能D、矫正功能52
教师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A、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C、要有的地矢,有鲜明的针对性D、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