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黑龙江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D、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2
“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B、创造性C、复杂性D、永恒性3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 )提出的。
A、斯皮尔曼B、加德纳C、斯滕伯格D、加涅4
杨柳被教室外的小鸟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 ) 。
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5
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
A、德育为主B、智育为主C、教学为主D、体育为主6
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 )原理。
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正强化7
( )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采用及时反馈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相对评价8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9
初二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 )。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10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即乳儿期与青春期,这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1
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12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B、连续性C、示范性D、间接性13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14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5
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 )的心理品质。
A、思维B、注意C、意志D、个性16
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7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这句话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 )。
A、感染性B、先导性C、权威性D、针对性18
一名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 )。
A、负迁移B、一般迁移C、特殊迁移D、逆向迁移19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教学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20
在教师不授课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的力量去获取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21
(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A、孟子B、荀子C、孔子D、朱熹22
琳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做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23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4
主张从个体自身的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目的。这一价值取向是( )。
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综合价值论25
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稳定性B、持久性C、掩饰性D、短暂性26
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整体型B、序列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27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28
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 )。
A、场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29
存储时间至少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 )。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3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上而下的五个层次,最高层次需要是( )。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31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B、喝酒之后脾气变得暴躁C、服用兴奋剂,比赛成绩提高D、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32
( )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C、学习过程D、学习策略3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34
某生读6遍材料,正好能记住,按照适当过度学习要求,若要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该生需要再读( )遍。
A、2B、3C、6D、935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导向性原则36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的是( )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37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D、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8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了( )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39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决定因素B、物质前提C、主要因素D、无关因素40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B、教育为谁服务C、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D、教育怎样培养人41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告诉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重视( )。
A、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知识传授的迁移42
不少中学的班主任让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事务及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43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44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D、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45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46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47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
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48
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49
校本课程属于( )。
A、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B、必修课程C、选修课程D、隐性课程5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要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D、一致性原则51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52
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教师应具备( )的职业道德。
A、教书育人B、爱岗敬业C、为人师表D、终身学习53
教师要关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优秀学生B、单亲家庭学生C、每位学生D、智障学生54
下列不属于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敬业奉献55
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
A、爱岗敬业B、正确的教育观C、一定的研究能力D、良好的教育能力56
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其引入音乐课教学中,这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
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C、长善救失的意识D、示范领导的意识57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相协助58
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更多地体现了对教师的( )。
A、专业技能要求B、专业思想要求C、专业素质要求D、专业知识要求59
教师必须能对新的意外情况,特别是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做出正确、迅速、敏捷的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做出处理。这属于( )。
A、教师的基本素质B、教育教学能力C、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D、教育机智60
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 )。
A、科学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民主管理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61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条件6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战略主题是( )。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以教育为本C、全面实施综合教育D、全面实施素质教育6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三大方面是( )。
A、文化基础B、自主发展C、社会参与D、实践技能64
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征是( )。
A、流畅性B、认知性C、变通性D、独创性65
关于“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人必须具有一般能力和该活动需要的特殊能力B、能力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可以只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能力大小C、不同类型能力在不同人身上体现的强弱不同D、模仿也是一种能力66
教育的本质属性有( )。
A、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B、教育是人类社会有意识的实践活动C、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塑造人的手段67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
A、间接性B、引导性C、简捷性D、被动性68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迁移现象的有( )。
A、学会弹钢琴,有利于弹手风琴B、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C、会骑自行车的人比较容易掌握骑摩托车的技术D、汉语拼音的学习会对以前学习的汉字发音产生积极影响69
根据心理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只要不断地学习,成绩就会呈直线式稳定上升B、考试中要想考好就能考好,这是因为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C、在睡觉前背诵英语单词效果更好,是由于没有受到影响D、学习自行车,只要单纯的反复操作和机械重复即可,没有技巧可言70
为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在实际教学中,你认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B、教学内容的难度适当,要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C、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D、学生在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时,为保证学生获得成就感,可以放弃该教学内容71
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哪几个因素?( )
A、认知的过程B、主体活动的积极性C、主体的求知欲D、主体的知识经验72
教育的要素包括(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态度D、教育内容73
下列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说法正确的有( )。
A、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D、九年义务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74
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而具有主体性。这主要体现在( )。
A、独立性B、选择性C、创造性D、自我意识75
关于综合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B、强调学科的关联性和统一性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的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D、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76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有( )基本要求。
A、坚持德育为先B、坚持能力为重C、坚持全面发展D、坚持间接经验为主77
“生活中的磨难教育了我们”中的“教育”指的是( )。
A、正规教育B、非正规教育C、广义教育D、狭义教育78
贯彻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要求有( )。
A、保证教学的科学性B、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C、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D、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79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有( )。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真诚相待D、教学相长80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 )。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D、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