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分类:特岗教师/四川    来源:fenbi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
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
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3
教育可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帮助人形成理想、信念、价值观、气质与性格等,这说明教育可促进个体的( )。
A、社会化B、个性化C、生存适应D、生活享用4
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是( )。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学位条例D、学制5
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B、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C、教育目的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D、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6
教师社会地位最直观的表现是( )。
A、经济地位B、法律地位C、专业地位D、政治地位7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 )。
A、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B、人的发展受到生理成熟的制约C、后天训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D、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8
桑代克通过猫逃出笼子的实验,提出了( )。
A、认知学习理论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C、“试误-联结”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9
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分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种( )。
A、消退现象B、泛化现象C、分化现象D、练习现象10
教师给予学生微笑、赞扬、奖品等来提高学生某一行为的反应概率,这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代币奖励11
以下不是托尔曼提出的概念的是( )。
A、中介变量B、潜伏学习C、顿悟学习D、认知地图12
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
A、发现学习B、机械学习C、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13
以下关于“先行组织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奥苏贝尔提出B、在正式学习之前呈现C、往往是比学习内容概括性更高的材料D、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14
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的知识,称为( )。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理性知识D、感性知识15
以下关于动作技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复杂的动作技能比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更短B、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与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是一样的C、动作技能的学习不存在迁移现象D、技能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高原现象16
如果认为抑制是一种迁移现象,那么前摄抑制属于( )。
A、逆向负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17
按照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
A、后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他律水平D、自律水平18
下列属于非正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的是( )。
A、宪法B、规章C、道德准则D、条约19
教育法的本质特征是( )。
A、国家意志性B、普遍性C、强制性D、规范性20
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A、教育策略B、教育方针C、教育行动准则D、教育法规21
惩罚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是( )
A、行政法律责任B、违宪责任C、民事法律责任D、刑事法律责任22
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被视为( )。
A、.教育民事法律关系B、教育行政法律关系C、教育刑事法律关系D、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23
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的是( )。
A、假定B、内容C、处理D、制裁24
我国教育立法的体制是( )的。
A、一元B、二元C、多元D、一元二级多层次型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主体是( )。
A、中共中央委员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教育部26
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
A、财产权B、受教育权C、人身权D、知识产权27
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物是( )。
A、市长B、县长C、镇长D、校长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18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未满14周岁的公民D、未满20周岁的公民29
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
A、职业理想B、职业责任C、职业态度D、职业技能二、判断简析题。请辨析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30
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 。
31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它是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
32
在教育实践中,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行为都应以教育法律规范来约束。
33
教师职业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34
教师周末在家对学生进行辅导,向学生收取辅导费,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是合理的。
三、论述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5
理想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特征?
36
简述课程的理论流派。
37
简述桑代克提出的三大主要学习定律。
38
发现学习有哪些优点?
39
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
40
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4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方法。
(一)
(1)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天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
(2)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爷爷奶奶对他关爱有加,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习还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
42
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论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