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分类:特岗教师/吉林    来源:fenbi
一、判断题。请判断正误。
1
用部首检字法查“髓”字,在字典“骨”部可以查到。( )
2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出自龚自珍的《潼关》。( )
3
《后汉书》是由东汉时期著名学者班固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其中的“要”是通假字,通“邀”。( )
5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6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人,同辛弃疾是好友。( )
7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 · 曹刿论战》)该句属于设问句式。( )
8
法国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 )
9
综合性学习要自助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和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
10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1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样(mó) 牟利(móu) 掣肘(chè) 炊烟(cuī)B、省察(xǐng) 虬须(qiú) 孜然(zǐ) 酬酢(zuò)C、称快(chēng) 干涸(hé) 靡丽(mí) 咳嗽(sù)D、荷重(hè) 支绌(chù) 憔悴(cuì) 篆章(zhuàn)1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百家争鸣 当之无愧 海誓山盟 洗耳恭听B、好高鹜远 无动于衷 胆大妄为 鼠目寸光C、左右缝源 争权夺利 旧调重弹 咎由自取D、司空见惯 因地制宜 略胜一畴 涂脂抹粉1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湖景色秀丽,使人垂涎三尺B、我读《西游记》不过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那些复杂的内容全都搞不清楚。C、这件事情他感到非常羞愧,无的放矢。D、引用别人的材料著作,要注意科学完整,不要按图索骥。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偷税漏税不但损害了国家利益,而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B、尽管说集体是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就是小水滴。C、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既有丰富知识又有高尚品质的人。D、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B、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C、他对战士们大喝:“你们!竟敢打老鹰?”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16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大楚兴,陈胜王。C、孔子云:何陋之有?D、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化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苏轼。B、柳永与李清照是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C、“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是《水浒传》中的情节。D、‘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 · 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选自高尔基的名著《在人间》。18
下列词语中不表示年龄的一项是( )。
A、弱冠B、豆蔻C、而立D、辛亥19
下列不属于第四学段(7~9年级)精读评价中侧重考查内容的一项是( )。
A、理清思路B、初步感知C、概括要点D、探究内容20
以下有关阅读教学的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C、各学段要注重朗读和默读。D、阅读的材料由单一材料和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构成。三、简答题。请仔细阅读要求后作答。
21
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写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22
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23
简述《三国演义》的叙事特征。
24
简述巴金《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四、写作。请仔细阅读要求后作答。
25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沉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请以“我与书的故事”为话题,完成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五、案例分析。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各题。
(一)
阅读下面教学案例,进行简要评析。
当学生在课堂上“搬运”教学参考书
钱梦龙老师在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时,有位同学提问:“鲁迅那么详细地叙述吃螃蟹,有必要吗?”钱老师按惯例请同学们发表意见。这时,后排有个男生把手举得高高的,站起来回答:“文章用蟹和尚的丑态讽刺了倒行逆施的法海的可悲下场……”简直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钱老师走到这位同学课桌前的时候,他慌乱地抬起头来,看着老师一言不发,钱老师发现他桌子上有一本摊开的“教学参考书”!
于是,钱老师拍拍这位同学的肩膀说:“我建议同学们都向他学习。”——这位学生以为老师是故意讽刺,脸涨得通红。钱老师接着说:“他能主动找一些参考书来看,说明他有很强的求知欲,这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不过,现在请这位同学暂时不要把参考书上的结论说出来,先听大家说说看,最后再请他根据参考书的意见,评一评大家说得对不对、好不好。”
这位同学渐渐放松了紧张的情绪,终于满意地坐了下来,一边听同学发言,一边等待行使“裁判”的权力。
接下来,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说出了各自的见解。最后,那位“裁判”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参考书上说到的,同学们基本上也说到了;有些同学说的,参考书上还没有呢。此时,同学们都为自己“达到了参考书的水平”而感到兴奋。钱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这个学习环节的感受。
“应该像他那样到课外找些参考书看看。”
“不过在看之前,最好自己先动动脑筋,也许我们想的比参考书还要强些。”这是那位“裁判”最后的结论。
26
阅读下面教学案例,进行简要评析。
六、教学设计。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各题。
(二)
阅读《马说》(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7
将文章第二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28
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9
设计两个关键教学环节,并为这两个环节分别设计一个合理的问题。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