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陕西省特岗考试题《中学》
分类:特岗教师/陕西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
科举选士制度始于( )。
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2
学科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B、罗杰斯C、赞可夫D、杜威3
某中学开展茶道社团,图画社团,体现教学的( )。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科技职能D、文化功能4
孔子的以身作则,韩愈的以身作则,体现教师职业( )。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成效性5
老师在音乐欣赏课上现场弹奏古筝,体现的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性原则6
知识直观性有模拟直观,实物直观及(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7
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意志的品质是( )。
A、坚韧性B、果断性C、持久性D、自制性8
中学生课堂注意时间为15分钟,这是注意的( )。
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9
场依存型学生,是依据( )来对客观事物判断。
A、内部B、外部C、内外部D、以上全不对10
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
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奥苏泊尔1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学校举办歌咏比赛属于( )。
A、科技活动B、文娱活动C、劳动技术D、社会活动12
法律是判断对错的唯一标准,所处的道德认识发展水平是( )。
A、前习俗B、习俗C、后习俗D、以上都不对13
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
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D、未来教育理论14
缺
A、缺B、缺C、缺D、缺15
缺
A、缺B、缺C、缺D、缺16
缺
A、缺B、缺C、缺D、缺17
缺
A、缺B、缺C、缺D、缺18
缺
A、缺B、缺C、缺D、缺19
缺
A、缺B、缺C、缺D、缺20
缺
A、缺B、缺C、缺D、缺21
陈述性解读的是( )?
A、是什么B、为什么C、怎么做D、以上都不对22
教师在讲新知识前讲了相关故事,属于行为主义规律是( )。
A、练习律B、准备律C、效果律D、强化律23
短时记忆保持最长时间为( )。
A、5sB、30sC、1分钟D、1小时24
缺
A、缺B、缺C、缺D、缺25
杯弓蛇影是一种刺激泛化的心理现象。说明决定情绪体验差异是( )。
A、感知差异B、记忆表象C、语言加工D、认知分析26
李老师对犯错学生绝不姑息,了解情况后又对其热心帮助,这是教师( )的体现。
A、团结友爱B、因材施教C、严慈相济D、循序渐进27
教师时时处处都能率先垂范,做他人学习的榜样。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 )。
A、尊重学生B、为人师表C、内外兼修D、勤俭节约28
有偿家教的危害不包括( )。
A、违背教育公平B、影响教育整体形象C、冲击学校工作D、缓解教师间矛盾29
李老师穿着拖鞋去上课,违背了( )要求。
A、衣着得体 举止文明B、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C、尊重同事 尊重家长D、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30
王老师已经是省级名师,但还坚持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表明王老师具有( )。
A、终身学习的意识B、爱护学生的情怀C、乐于奉献的精神D、不断创新的理念31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不包括( )。
A、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B、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C、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D、教师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32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功能的是( )。
A、评定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惩戒功能33
下列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内在形式的是( )。
A、学生评价B、自我评价C、他人评价D、社会评价34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条件不包括( )。
A、社会道德教育B、个人道德修养C、职业道德评价D、法律法规约束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教育法规的( )原则。
A、平等性B、公共性C、终身性D、教育性36
下列属于教育单行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扫除文盲工作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37
我国于1980年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 )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A、劳动实践B、教育实践C、生产活动D、生产劳动39
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原则。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 )管理。
A、地方人民政府B、教育行政部门C、地方人大D、地方司法机关40
某中学拖欠教师工资及绩效奖金。该行为侵犯了教师的( )。
A、进修培训权B、获取报酬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41
教师擅自拆开学生信件并当众朗读。该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隐私权B、财产权C、名誉权D、姓名权42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是指未满( )。
A、18周岁公民B、16周岁公民C、12周岁公民D、14周岁公民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 )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
A、审核审查B、登记注册C、正式成立D、提交申请4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的权利和义务。
A、参加教学活动B、完成教育培训C、受教育D、遵守学生守则45
教育法律责任可分为( )、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A、法律救济责任B、教育行政责任C、行政法律责任D、教育教学责任46
下列不适合实施教育惩戒的是( )。
A、打骂、欺凌B、吸烟、饮酒C、扰乱校园秩序D、因不会做题而未完成作业47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已预见但轻信能避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该行为属于( )。
A、过失B、故意C、过错D、侵权48
李老师因对学校不满,故意多次缺课,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可依法给予( )。
A、罚款B、行政处分C、取消教师资格证D、拘留49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由县级以上的( )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地方人大B、地方政协机关C、地方人民政府D、地方司法机关50
符老师因学生违反班规,将学生手机从三楼摔下,侵犯了( )。
A、隐私权B、财产权C、名誉权D、姓名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51
行动研究活动的优点包括( )。
A、适应性和灵活性B、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C、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D、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52
课程评价的方法包括( )。
A、观察法B、讨论法C、实验法D、纸笔测试53
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 )。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54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包括( )。
A、问题表征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55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加工策略D、组块化56
下列易导致中学生心理挫折的冲突主要有( )。
A、期望与现实的冲突B、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C、独立与依赖的冲突D、自尊与自卑的冲突57
教师职业良心的具体要求包括( )。
A、恪尽职守B、自觉工作C、爱护学生D、团结执教58
教师育人的素质要求包括( )。
A、知识系统,扎实有效B、遵循规律,方法得当C、探究出新,追求卓越D、关注参数,自私自利59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 )。
A、物质财富B、非物质财富C、行为D、个人60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三、论述。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61
请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谈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
62
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一)
在主题为沙尘暴的教学活动中,王老师在线将问题“沙尘暴的发生”发送给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然后将学生查到的大量图片发送给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当这种讨论与合作学习告一段落时,王老师又及时切换到个别化教学,继续进行个体尝试交互式学习,完成人-机、人-书、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王老师说:我简直是和学生在赛跑,开始我对沙尘暴所知甚少,在和学生一起研究的过程中,我学到许多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网络的开放和便捷,使我和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敢有一丝懈怠。
63
1.结合上述案例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2.结合上述案例,请论述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些挑战?(6分)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