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主观题)(网友回忆版)
分类:事业单位-综合应用/广东    来源:fenbi
一、给定材料
材料1
(4343275)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时代。在全球性老龄化趋势中,中国的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这意味着约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中国人自古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能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老年人关心的话题,父辈祖辈如何安享晚年,更是年轻一代儿女心中最柔软的牵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规划部署,为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擘画蓝图。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幸福感的家事上升为国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他提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材料2
(6556951)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呈现五大特点:
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
二、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
三、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3660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1.59亿,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增长将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四、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养老负担加重。2020年老年抚养比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抚养老人和养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轻人两头承压。
五、未富先老。中国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下限,但13.5%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将面临经济增长和养老负担双重压力。
材料3
(4391067)
“十三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老年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覆盖了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障覆盖了近10亿人。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目前已覆盖49个城市的1亿多人。这些都为老年人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保障基础。二是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快速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等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全国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已有2600多家设立了老年医学科,为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两证(医疗机构许可证/备案证、养老机构备案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5857家,比2019年增加了22.1%;床位总数158.5万张,比2019年增加了21.7%;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达7.2万对,比2019年增加了27.7%;超过90%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医养结合深受老年人的欢迎,有效解决了在养老机构不能就医、在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医疗卫生服务不能延伸到居家和社区等问题,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成功举措。
然而,在关注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国目前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是存在短板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和其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任务是很繁重的,因为这些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后,面临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长期照护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依次出现的,但是我们国家是同时出现,而且相互叠加、所以对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更大挑战。
这些年,我国老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壮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当前养老服务业面临着人才紧缺、供需错位、床位空置率高等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冯文猛:现在很多床位建起来之后利用率是不高的,比如说现在800多万床位,其中一半差不多是空置的,第二个情况就是确实存在有些人想去养老机构发现进不去的情况,我们的供需之间出现了错位。
除此以外,人才紧缺是制约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因素。我国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但一些养老机构难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冯文猛:现在突出的短板是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的团队都非常缺,有证的护理员大概30万人,目前大概需要1000万人。
材料4
(6122119)
家住天津市和平区的刘大娘独居多年,不久前她在家中突发急性脑梗,得益于区里为她安装的一键求助报警器,及时获得救治。和平区8910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称,当天他们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通了却无人回应。工作人员想办法通知了老人的家属,服务平台应急队员随即出发,将倒在沙发上呕吐的刘大娘及时送到医院。此平台于2021年1月上线,至今年2月为老年人解决急事、难事约4万件(次),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天津市和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超过95%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往往服务内容单一、管理和服务成本偏高,难以惠及多数老年人。12年前,和平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居家养老应急呼叫服务中心。随着老人各类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养老服务不断升级完善。目前,该平台能实现涉老数据互联互通,对区内有需求的老人实现应急呼叫服务全覆盖,并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
材料5
(4448841)
不久前,家住郑州市的徐爷爷因肺部感染住进了河南电力医院无陪护病房,一群20岁出头的护士把他当家里长辈一样精心照顾。在得到专业治疗的同时,医院根据徐爷爷的身体情况制定了全流程的康复护理、生活照料服务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无陪护病房实行严格的全封闭管理。为了让家属放心、患者安心,医护人员每天都会通过电话、视频等云方式,满足患者与家属的“见面”需求。这是通用技术集团依托央企自身优势医疗健康资源,医养结合,通过开设无陪护病房、护理院、康复专区和安宁疗护专区,探索发展“医疗延伸式”养老服务。
小小无陪护病房,是这家央企布局健康养老产业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体现央企责任和担当的重要举措。
随着老龄人口和养老需求增加,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可看似是“朝阳产业”的养老产业,却一直面临“叫座不叫好”的困境。近年来,为缓解养老服务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养老项目特别是普惠型养老项目盈利难度较大。
近几年,一些实力雄厚、肩负社会责任的央企,发挥自身优势,率先探索布局养老产业。针对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痛点,通用技术集团发挥医疗机构多的优势,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他们为老年人打造多种健康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养老机构与公立、非公医疗机构之间转诊等联动机制;发展老年病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康复诊所、上门护理、远程康复等为老服务,为不同目标人群、不同康复周期的老年患者提供服务,受到很多老年人及家属的认可。
二、回答问题
【试题一】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实际,围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主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标题自拟;
(2)观点明确,立意深刻;
(3)结构完整,论述充分,条理清晰;
(4)不得照抄材料,不少于800字。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