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教师综合基础知识测试(历史)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广东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23分,满分49.2分1
《礼记》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为己。故谋用是作……是谓小康。”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
A、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B、道德伦理破坏C、注重自身利益D、家庭关系和谐2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肆伐大商”的决战是( )。
A、鸣条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3
《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当时( )。
A、妇女社会地位较高B、纺织业极其发达C、经济形态多元D、纺织业具有重要地位4
《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对什么是仁进行了解释,提出( )的主张,这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
A、克己复礼B、君为民本C、兼爱尚贤D、知命求仁5
下列选项与图片所显示的变化同时发生的是( )。
A、推行郡国并存制度B、推行郡县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实行黄老之治6
《汉书•张骞传》中记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开通的这条通道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B、密切了汉族与路途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C、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D、有利于西汉时期我国本土宗教向外传播7
“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由材料可知,“隋氏罢中正”的目的是( )。
A、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威B、削弱士族门阀的势力C、扩大吏部选官的权力D、消灭地方割据政权8
唐朝实施的是开放性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一时期统治者主要与世界交往,既传播了博大精深的唐文化,又容纳了一切外来文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与吐蕃关系密切,“和同为一家”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望,中国人被称为“唐人”C、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两国间友好交流作出巨大贡献D、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阿倍仲麻吕,他坚持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9
《太平御览》是当时人们已知收录最全的一部百科全书,此书由李昉和其他十几名学者受命于宋太宗的指派编撰而成,在当时,宋太宗发起并主持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出版工程。宋朝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出版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宋代重文轻武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宋太宗热爱书籍D、编印典籍已成为学者交流的媒介10
《清明上河图》中绘有大街小巷,酒店、茶馆、点心铺等店铺林立,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这表明了宋代城市变迁中( )。
A、坊市界限被打破B、市民阶层兴起C、官府对市集不再监管D、市集设在特定的位置11
对于海禁与“海寇”的关系,当时之人即已了解,如王世懋在《枢策》一书中写道:“商货之不通者,海寇之所以不息也……货贩无路,终岁海中为寇,何能已也?”对该材料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海禁导致民众生活困顿,不得已做起海寇B、海寇的主要成员是当地百姓,并非倭寇C、中央政府贪婪无道,对沿海居民不管不顾D、沿海居民独立意识较强12
从1861年开始,英国人赫德开始执掌大清海关长达48年之久,赫德在任期间建立了一整套合理的管理机制,在他的管理下,中国海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关的税收职能也得到充分发挥,清政府的关税收入逐年增加……以上观点( )。
A、客观评价了赫德管理海关的积极影响B、夸大了赫德的个人影响C、掩饰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丑陋嘴脸D、贬低了中国人的管理水平13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给清政府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和西征B、1851年的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开始C、天京事变是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运动过程中提出并制定了相对完整的纲领、制度和政策14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时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认识到君主专制的可怕、可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历史人物中,未能理解君主专制本质的是( )。
A、林则徐B、黄宗羲C、顾炎武D、谭嗣同15
《清代野记》中记载:“愚以为不有戊戌之推翻新政,必不致有拳乱;不有拳乱,革命事业无从布种。凡事莫不有因果,辛亥之结果,实造因乎戊戌也。”材料说明(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B、清末社会的动荡不安催生了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是戊戌变法的延续16
清末军制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新军的创立,由于甲午战败;“一时内外奏章,争献练兵之策;于是北洋则有新建军,南洋则有自强军,是为创练新军之始”,材料说明新军的出现( )。
A、使旧军被废止B、维护了清朝统治C、受到民众大力拥护D、推动近代军队出现17
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不属于他的作为的是( )。
A、提出了“驱除粧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B、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C、亲自指挥领导武昌起义D、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18
袁世凯曾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材料中所指的“合法手段”是( )。
A、孙中山推动的第一次护法运动B、孙中山推动的讨袁二次革命C、宋教仁组建国民党内阁D、取得发动的讨袁护国战争19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这就导致了( )。
A、官僚资本通货膨胀B、民族资本兼并壮大C、国民政府统治加强D、国民经济有所好转2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也证明了( )。
A、国民党力量的强大B、革命的道路还很长C、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D、城市革命环境的优越21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以下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长征的胜利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B、长征在全国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传播到沿途广大地区C、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D、红军长征沿途,不仅宣传革命真理,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22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土地问题,关于中共在不同时期所实行的土地政策及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革命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抗战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C、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D、建国初期—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23
他被人写诗赞颂:“治碱营林,走千家村巷;济困扶贫,爱众也亲仁。”这位模范人物是( )。
A、董存瑞B、邓继光C、雷锋D、焦裕禄24
早在1967年尼克松就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越南后的亚洲》的文章。他强调,“将来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可能是很有限的”,美国不应当“把中国永远排斥在国际大家 庭之外”材料中,尼克松对待中美两国关系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已经不再敌视中国,认同社会主义中国B、与中国接近或建交已经符合美国外交策略和实际利益C、中国的独立自主打动了美国,使其开始产生好感D、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达成一致意见25
关于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B、都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D、都确立以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26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因受迫害而带亲信从麦加迁往雅特里布,该地从此改称麦地那,这一事件对伊斯兰教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将这一年确定为教历元年B、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和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奠定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体制的基础D、伊斯兰教将这一事件称为“希吉拉”27
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连绵不断的山脉,不仅限制了当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还把乡村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古希腊的城邦正是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邦一般是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B、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C、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D、城邦的民主是间接的民主28
《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这样的法规:“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该法规主要说明了《汉谟拉比法典》( )。
A、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坚持“从重处罚”原则C、存在阶级歧视D、重视人的基本权利29
但丁的《神曲》写于1307至1321年,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关于但丁的《神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B、歌颂自由和理性的求知的精神C、要求思想解放和宽恕异教D、要求建立开明、民主专制30
“初造户籍、记账、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异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这次改革标志着其( )。
A、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B、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C、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31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材料未体现的内容是( )。
A、国王无权筹集粮款B、国王无权任命大臣C、国王无权募集军队D、国王无权干预法律的实施32
关于欧洲的远洋探险,有人这样写道:“在和那些野蛮人打交道的时候,根本没什么可怕的,人们唯一应该真正担心的事情是掌握海上风浪的规律,最可怕的危险是对利润的贪婪。”这说明( )。
A、东西方文明的演变为远洋探险提供了条件B、远洋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远洋探险的目的是去东方寻求财富D、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33
列宁曾指出,美国内战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美国内战具有的意义不包括( )。
A、为美国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B、解放了黑人,维护了国家统一C、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D、使美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34
《共产党宣言》里写道:“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 头来,挺起胸来。”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评价阚述了剩余社会价值理论35
“19世纪中叶,当亚洲许多国家被殖民入侵和民族意识日益加剧而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之时。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一条同亚洲其他国家不同的道路。”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建立了君主共和制B、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C、提倡“文明开化”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6
1929年和1930年,胡佛一再说,萧条是由于投机行为失去控制使证券市场“不得不崩溃”造成的。他认为这是根本健全的美国经济的一次不必要的行为,只要使美国经济的其余部分不受证券市场崩溃的影响,就可以制止萧条,材料说明当时的胡佛奉行的经济政策是( )。
A、国家干预B、新经济C、自由放任D、市场主导37
21世纪以来,法国民众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戴高乐将军当年做出的选择不应该被廉价出卖。”下列对“廉价出卖”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法国统治者做出的“重返北约”的决定B、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来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C、积极协调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矛盾D、根本目的在于继续保持法国的独立性38
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这当中经济上采用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是( )。
A、新加坡B、日本C、印度D、韩国39
吴冷西在《十年论战》中回忆道“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要震动。”下列属于“揭盖子”的是( )。
A、及时肃清了苏共党内存在的个人迷信之风B、使得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遭遇波折C、使得全世界共产党在思想上出现极大的混乱D、对斯大林进行评价时缺乏客观性和历史性40
缺
A、缺B、缺C、缺D、缺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
42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于清朝时期开始在我国传播。( )
43
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备,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行省。( )
44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 )
45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拉开帷幕,第二年,我国进行三大改造。( )
46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了地中海沿岸。( )
47
从17世纪下半叶至一战时期,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
48
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私有化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明显标志。( )
4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只有弊,而没有利。( )
50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的经济组织,任何提议,只要一个成员国反对,就不能够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都通过了的决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51
缺
52
缺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鈕(锄)、夷、斤,试诸壤土”。
——左丘明《国语·齐语》
材料二 小农经济一锄,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个辅助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实现简单再生产。这种再简单不过的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但破坏了较容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古人所说“乱”后而“治”,就是这种既脆弱又顽强的小农生产结构 在起作用,每次大动乱,特别是农民战争爆发之前双方进行的过程中,虽然为数不少的个体小农适到毁灭。然而具有顽强生命能力的个体小农经济又会在本地或者异乡重建起简单再生产机制,恢复基本的生产活动。
——程念祺《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和生活》
53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3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小农经济的顽强生命力是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的前提?(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3分)
(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成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这场冷战构成了二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主旋律。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 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种全球地方主义是1500年以前的.数千年中世界事务的特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4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兴起的原因。(4分)
(2)材料一中“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体现在哪些事件中?(2分)
(3)有人认为,冷战期间,有着强烈的对抗,但又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