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1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公开招聘教师考试题(考生回忆版)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河南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不符合教育公平的是( )。
A、教育机会均等B、平等享有公共教育资源C、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D、适当建立贵族学校2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3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
A、虎父无犬子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C、众人皆醉我独醒D、逆境成才4
提出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是( )。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5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毛入学率是( )。
A、低于15%B、高于15%低于50%C、高于50%D、人人都接受高等教育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 )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7
既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管理的基础,又是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指的是( )。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设计8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教育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9
每年一度的高考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10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 )。
A、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C、社团活动D、班主任工作11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学习的(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 )起施行。
A、1992年1月1日B、1993年1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4年9月10日13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4
兴趣属于( )。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15
“骑驴找驴”是( )的结果。
A、感觉阈限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感觉后效16
缺
A、缺B、缺C、缺D、缺17
德育工作的重要而特殊的途径是( )。
A、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C、活动教学D、班主任工作18
缺
A、缺B、缺C、缺D、缺19
《红楼梦》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你认为林黛玉属于哪个气质类型?(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某地新建一所学校,下列哪些不属于建立学校的条件?( )
A、有组织和规章制度B、有充足的生源C、有标准的教学设施D、有合格的教师21
初中的李老师在办公室休息的时候,看到学生张某和另外一个女生手拉着手逛操场,李老师非常生气,严厉批评张某,之后又召开班会对张某进行批评,李老师违反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哪个原则?( )
A、心理相容B、平等尊重C、教学相长D、期待鼓励22
何老师在教师总结会上说:“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何老师这一段话体现了师生关系中的( )。
A、相互促进关系B、授受关系C、帮助和被帮助关系D、相互制约关系23
王老师上课时就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同学们也渐渐发现自己被王老师传染了,纷纷开始爱上问一个“为什么,”往往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里王老师的课程设计模式属于什么( )。
A、以学科为中心B、以学习者为中心C、以问题为中心D、以答案为中心24
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因为以苏联教育家( )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
A、凯洛夫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维果斯基25
缺
A、缺B、缺C、缺D、缺26
缺
A、缺B、缺C、缺D、缺27
缺
A、缺B、缺C、缺D、缺28
陈老师发现在学习英文国际音标的时候,总有同学把英文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混为一体,导致单词发音不准确,以上属于哪一种学习迁移?( )
A、同化性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顺应性迁移29
初中生小洋站起来发言就面红耳赤,在方老师的多次鼓励下,小洋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这体现了( )。
A、学生是发展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0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的内容不包括( )。
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心理品质教育D、个人爱好教育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1小题 ,每小题1分,共11分。31
我国古代学习的是礼、乐、射、易、书、数。( )
32
鲁迅写的《阿Q正传》是创造想象。( )
33
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是必然趋势。( )
34
性格受环境影响大,因此性格有好坏之分。( )
35
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本体性知识。( )
36
学生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
37
爱屋及乌体现的是心境的弥散性。( )
38
一针见血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 )
3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相结合。( )
40
地方官学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 )
41
老师运用语言传授为主讲授知识,运用最多的是谈话法。( )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