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第3场)(精选)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河南    来源:fenbi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教师的素质。( )
2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 )
3
小学教育中美育方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
4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的专著是《学记》。( )
5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办学理念。( )
6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要在以质图强上下功夫。(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7
教师以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B、自我指导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8
教师应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这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 )。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为人师表9
最早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中国教育家是( )。
A、墨子B、孔子C、孟子D、荀子10
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属于( )。
A、核心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自发课程11
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合作施教,互补优势、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个班或几个平行班。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A、分组教学B、协同教学C、特朗普制D、合作学习12
造成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关系疏远、紧张和对立情况的师生关系属于( )。
A、专制型师生关系B、放任型师生关系C、民主型师生关系D、关爱型师生关系13
在学期结束后,为了解学生结构是否达到预期标准,是否符合教学前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测量的评价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4
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了解其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个案研究法D、实验研究法15
以心理学为基础论述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教学阶段理论的教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爱尔维修16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 )。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设计D、教学方案17
高老师在讲解新课《谈笑》前,先点了4名乐于表演的学生到讲台上展示不同情境下“笑”的表情,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这四位学生的面部表情,高老师使用的课程导入方式是( )。
A、经验导入B、事例导入C、表演导入D、实验导入18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充当灵魂和指导作用的是( )。
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19
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使自己成为会学习的人,体现了教师的( )。
A、专门性B、发展性C、高素质性D、多功能性20
内容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教学方法的计划属于( )。
A、单元计划B、课程计划C、学期教学进度计划D、课时计划21
小赵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并不高,但跟他过去的成绩相比有进步,教师在评价时对他予以肯定和表扬,这体现的教学评价原则是( )。
A、指导性原则B、计划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2
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A、《教育漫话》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23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关系属于( )。
A、师生的伦理关系B、师生的社会关系C、师生的心理关系D、师生的教育关系24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提出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
A、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B、后现代主义课程论C、经验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25
课堂组织技能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严格的组织纪律维持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参加教学活动的组织技能是( )。
A、协作性组织技能B、管理性组织技能C、指导性组织技能D、诱导性组织技能26
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者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并无其他目的”的观点属于( )。
A、辩证统一论B、社会效益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7
我国小学生品德评价常用的方法是( )。
A、操行计量评定法B、整体印象评价法C、操行评定评价法D、个体内差异评价法28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措施有( )。
A、完善作业考试辅导B、加强教学管理C、优化教师资源配置D、优化教学方式29
下列属于教育学家卢梭提出的教育观念的是( )。
A、儿童中心观念B、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C、实用主义观念D、发现的观念四、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30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严师德、(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A、优管理B、立尊严C、促发展D、抓质量31
教师通过科学的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此时教师的角色是( )。
A、教学活动的设计者B、知识的传授者C、教学活动的组织者D、学校的管理者3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学习,使学生做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这强调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33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进化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起源论34
数学老师要求学生步测学校的建筑物、操场,然后用一定的比例尺,画出学校平面图草图,并准确地标上方位以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数学老师采用的考试评价方式是( )。
A、口头型考试评价B、合作型考试评价C、操作型考试评价D、开放型考试评价35
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订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这表明教育目的具有( )。
A、激励功能B、评价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36
下列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表达,正确的是( )。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C、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D、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37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影响信度的因素包括( )。
A、受测者的身心状态B、测验的评分标准C、测验的时间D、测验的长度38
下列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正确的是( )。
A、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肓B、设计教学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C、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D、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39
要求学生教育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实际差异,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学生得到发展,这反映的是教育( )。
A、个性化B、国际化C、现代化D、科学性40
教师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这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管理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示范者角色D、传道者角色41
“资之源,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强调教师应( )。
A、具备高超的组织教学能力B、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培育能力C、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D、具有对各种影响进行加工提炼的能力42
下列属于主题班会的形式的是( )。
A、主题竞赛B、主题讨论会C、主题晚会D、主题报告会43
课外活动的主题、形式、参加人数不受学校教育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灵活生动。这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
A、综合性B、灵活性C、实践性D、自主性44
班级建设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 )。
A、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B、实现目标的途径C、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45
近来田田总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睡觉。班主任,张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了解原因,并循循善诱,使其明白了自身的错误。张老师的行为符合的德育原则是( )。
A、长善救失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疏导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46
下列属于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是( )。
A、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B、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C、一定的组织结构D、明确的共同目标4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今后5年要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包括( )。
A、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B、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C、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D、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48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 )。
A、增强身体素质B、掌握体育技能C、掌握体育知识D、养成良好习惯49
青少年事业发展所具有的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发展的特性,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整体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50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提出的著名“白板说”主要强调( )。
A、自然科学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的合理性C、环境与教育的作用D、教育要顺其自然
1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3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