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学教法》题

2020年8月1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学教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河南 &nbsp&nbsp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9小题,每小题1.1分,共53.9分
1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配套文件,《指导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

A、鲜明的思想性B、显著的操作性C、显著的实践性D、突出的社会性2

一般认为,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B、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卢梭的《爱弥儿》3

根据乔纳森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下列关于初级阶段学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涉及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B、经验起主要作用C、通过学徒关系引导而进行D、主要依靠字面编码来理解知识4

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并作为全部教学理论的核心人物的是(  )。

A、赞科夫B、布鲁纳C、克拉夫D、布里格斯5

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与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的(  )方式相同。

A、映象性表征B、动作性表征C、符号性表征D、概念性表征6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治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  )。

A、了解自我B、成为自我C、实现自我D、追求自我7

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学生是否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通过(  )方面来判断。

A、会做相关知识章节的练习题目B、上课提问基本回答正确C、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并对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D、认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8

全民教育所体现出的“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基本内涵是(  )。

A、全民平等享受教育B、全民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C、全民享受高质量教育D、九年义务教育9

既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能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学生掌握既定学习目标的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B、文纳特卡制C、凯勒计划D、道尔顿制10

早期核心课程开发取向强调儿童核心的是(  )。

A、齐勒计划B、帕克计划C、道尔顿计划D、凯勒计划11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下列不属于课堂管理原则的是(  )。

A、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B、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C、坚持面向全体学生D、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12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一般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  )。

A、《康德论教育》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13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A、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B、组建良好的班集体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14

有一种强化程式是间隔一定的次数给予强化的做法。该做法体现的是(  )。

A、定时强化B、定比强化C、变时强化D、变比强化15

不属于小学教育基本特点的是(  )。

A、全体性B、全面性C、独立性D、基础性16

认为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维能力,他们认为语言是最好的形式,尤其古代语言的学习获得文法上的修炼,能很好地训练思维。这是(  )提出的教学模式。

A、洛克B、赫尔巴特C、杜威D、斯宾塞17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8

不属于课程发展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C、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D、课程设计与实施19

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认为,自我接受需要是人类最高需要,只有个体感到自己有价值,才有追求成功的动机。根据个体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可将人分成四类,其中(  )类型往往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发展有极高的自我卷入。

A、高趋低避B、低趋高避C、高趋高避D、低趋低避20

不属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方面规定的是(  )。

A、明确重点B、规定载体C、注重实践D、强化服务2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内涵不包括(  )。

A、特殊的师生互动B、特殊的时空安排C、特殊的教学呈现方式D、教育因素的特殊组合22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小明发现学习汉语拼音会干扰对英文的学习,这种迁移方式是(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逆向迁移23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对自己做出评价的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测试法C、调查法D、自我评价法24

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师生员工等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不属于其基本环节的是(  )。

A、计划B、实施C、制约D、总结25

课堂教学的语速应以学生接受语言信息合适为准,一般平均(  )为宜。

A、每分钟100字以下B、每分钟100~150字C、每分钟150~200字D、每分钟200字以上26

不属于教学组织类型的是(  )。

A、辅导性组织B、管理性组织C、指导性组织D、诱导性组织27

不属于现代化教学方法特点的是(  )。

A、以实际训练为主B、强调学法研究C、注重个性化教育D、注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28

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的自主学习策略是(  )。

A、支架式教学策略B、抛锚式教学策略C、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D、角色扮演式教学策略29

下列关于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

A、微课仅指短小精悍的教学课B、微课程与微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课程要求的完整性C、微课程是一种课程教学形态D、微课程不仅要有教学内容,还必须有完整的教学设计3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四种基本学习”。下列不属于“四种基本学习”内容的是(  )。

A、学会共同生活B、学会做事C、学会做人D、学会生存31

不属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底线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2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要求,下列符合题意的是(  )。

A、加强辛勤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生存奋斗精神B、加强诚实劳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C、加强职业体验,培养学生职业精神D、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创造能力33

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的是(  )。

A、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能够大面积培养人才C、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D、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34

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教育过程》C、《实践:课程的一种语言》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35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是以(  )为中心。

A、环境B、任务C、学习者D、学习内容36

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及《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发布,标志着(  )在理论和政策上的确立。

A、劳动教育B、素质教育C、和平文化D、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37

具有重视评价对当事人的服务意识,重视实际的活动过程,反映多种价值观对课程计划的关照的模式是(  )。

A、目标达成模式B、差别模式C、经验模式D、回应模式38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流行着一种观点:“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观点是(  )。

A、教师主体观B、主导主体观C、学生主体观D、双主体观39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和(  )的交往越理想,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A、开放性B、互通式C、和谐性D、循环性40

布卢姆等人明确提出,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布卢姆等人曾用(  )来表示。

A、“目标=行为=评价技术”B、“目标=行为=评价技术=测验问题”C、“目标=行为评价=评价技术”D、“目标=测验问题=评价技术”41

克伯屈认为整体性学习中,由主学习而联想到有关知识与技能,属于(  )部分。

A、主学习B、副学习C、附学习D、快学习42

轮形课程的理念是由(  )提出的。其结构包括:轮轴(核心,代表教学中心主题)、轮辐(代表各类课程)、轮辋(代表连接所有相关课题的学习)。

A、布拉梅尔德B、帕克赫斯特C、斯腾豪斯D、麦克尼尔43

(  )通过消解传统二元论,确立现代连续论而在理论上大大推进了综合课程的发展。

A、杜威B、布拉梅尔德C、莫里森D、赫钦斯44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  )。

A、促进者B、帮助者C、开发者D、研究者45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B、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D、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6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  )。

A、主动性B、生动性C、独特性D、体验性47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由“双基”变成“四基”,“双基”是指(  )。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学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D、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48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本质上是在教育领域实现(  )的内在统一。

A、平等与高质量B、国际化与民族化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D、终身学习与民族性49

20世纪英国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论”是(  )。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要素主义课程理论C、永恒主义课程理论D、学科课程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1分,共20.9分
50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着眼于此,具体应做好(  )。

A、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B、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C、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D、重视问题解决教学51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对支持保障高校法治工作有哪些要求?(  )

A、领导保障B、组织保障C、经费保障D、监督保障52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进一步落实的举措有(  )。

A、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B、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C、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D、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53

复式教学的优点有(  )。

A、便于儿童就近入学B、最大限度地节约师资C、有利于教育的普及D、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54

研究性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  )。

A、探究性B、开放性C、实践性D、主动性55

宏观层面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  )。

A、班级授课组织B、个别化教学组织C、分组教学D、同步学习56

下列哪些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低?(  )。

A、符号学习B、表征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57

陈述性知识学习可分为(  )。

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58

“三多两少”是复式教学的特征,属于“三多”的是(  )。

A、同一节课内兼顾的年级多B、教学内容多C、课内自动作业多D、教学时间多59

智育包括(  )。

A、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B、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C、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D、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60

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走神时,教师可以使用(  )类型的教态。

A、身姿变化B、口语变化C、外表修饰D、面部表情61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由导言和九讲构成,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看了系统深入阐述。全书运用和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内容全面系统,形式新颖活泼,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实践性。在呈现形式方面作了创新,穿插了故事和案例,精选了图片和图表,设置了“习语”和“群义\”栏目,运用二维码链接来自权威媒体的音视频资源,同时推荐拓展阅读书日,引导广大读者进行延伸性研读。《讲义》在编写上有(  )特点。

A、“九个坚持”把握科学内涵B、准确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统一C、推动《讲义》使用全员全系统全覆盖D、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62

教育学认为,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  )。

A、教育传导能力B、教育预见能力C、操纵学生的能力D、教育过程控制能力63

从取向的维度上,课程与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目标取向的评价B、过程取向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D、内部取向的评价64

目前在教育评价领域常用的三个词汇有(  )。

A、“Evaluation”B、“Assessment”C、“Measurement”D、“Rate”65

教师的效能感越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  )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

A、积极性B、主动性C、交互性D、发展性66

当经验课程排斥学科逻辑课程并走向极端,必然导致(  )。

A、“儿童中心论”B、“儿童中心主义”C、“学科中心论”D、“学科中心主义”67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有(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教育要面向世界D、教育要面向未来68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B、泰勒目标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C、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D、沃克的自然模式实质上倾心于对成功的课程研制的自然过程的摹写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05分,共25.2分
69

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学评价。(  )

70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

71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不包括班级类型和班级规模。(  )

72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

73

柏拉图是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  )

74

在新课程改革中,诊断性测验正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诊断性测验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

75

教师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是作为先知者存在的。(  )

76

在某强化程序中,得到强化之前的反应数量是变化的、不可预期的。该强化程序是可变比率程序。(  )

77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

78

练习法、实验法是属于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

79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

80

接受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获得建构知识的过程。(  )

81

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因素、教师以及学习环境。(  )

82

形式训练说属于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  )

83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道德的构成要素。其中道德意志是衡量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

8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85

教学语言是学科语言,因此必须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即术语。(  )

86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包括引入、陈述、介入、评价四个阶段。(  )

87

教学媒体的发展依次经历了语言媒体、文字媒体、电子媒体三个阶段。(  )

88

由于社会功利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过程依然存在“重师轻生”的现象。(  )

89

教学系统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

90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是支配国际化时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

91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职称的教师。(  )

92

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相关课程。(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2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